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大全

时间:2020-10-25 00:27:50

  物理是中考的重点科目,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中考物理总复习重点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内能

  1.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2.内能变化的途径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内能增大,反之亦反。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一般见于气体和液体)以及热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有温度差。

电能和电功

  (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转变成了多少其它形式的能。

  (2)能量的转化:

  电灯亮: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一部分热能转为光能。

  电动机转: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化学能。

  光电池工作:光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计算公式:W=UIt。

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 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液化和气化

  (一)液化

  1.定义: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

  2.实现液化的手段

  (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二)气化

  1.定义

  气化即气的运行变化,哲学上的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人体的气化是指体内气体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失常则会引发疾病。

  2.气化分为

  (1)蒸发;(2)沸腾。

  (三)蒸发

  1.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自身的温度;

  (2)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通速度;

  (4)液体自身的湿度。

  (四)沸腾

  1.定义

  沸腾是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

  2.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2)能从外界继续吸热。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l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1)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2)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上一篇:初一解方程必背公式

下一篇:描写夏季炎热的四字词语

相关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