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优秀范文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小编收集了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的读书生活《致青年教师》一书,虽名为《致青年教师》,其实对任何年龄阶段的教师而言,都值得去读一读。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它更像是朋友间家常式的聊天,有来自年轻教师内心的倾诉,有以过来人身份给予的倾听和开导,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在这本书中吴非老师曾多次谈到教育常识问题,这也使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问题。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字典,在字典中常识的意思是普通知识。那么教育常识自然就是教育的普通知识。说实在的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云。读完全书之后,我更愿意将这个教育常识解释为教育常规、人之常情、生活之常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尊重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崇尚人之常情、乐品生活之常态。
一、尊重教育常识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所以教育必然是存在规律,即便如 吴老师所描述的在很多时候,教育规律经常会被忽视、弱化,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众多的教育规律中, 李老师尤其强调慢的艺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我们所拥有的激情、冲劲,却往往使得我们在这条需要等到的道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如果我们能早点意识到每一朵花都需要等待的绽放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仅能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瞬间,还能拥有更多等待花开的期待和乐趣。在吴非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二、尊重教育常识就要崇尚人之常情
所谓人之常情,我想到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四心说,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要保持这四心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师独特的身份职责又决定这是我们必须拥有和崇尚的,即便学校也并非是一片净土。
首先,教师要有恻隐之心。
也许是在学生冒雨回家的瞬间,也许是在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暗自神伤时,又或许是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我们并不缺少爱,只不过有时我们表达得过于直白,过于急速,过于唯我独尊。为人父母后的经历,让我想到年轻教师有可能有了孩子之后,他才可能渐渐地明白该如何更加理地表达他的爱。也许到时他才会明白那个在课堂上经常捣蛋,不交作业的孩子,在他还是个孩童时,该是一个怎样可爱的孩子呢,也许他可爱的就如你家宝宝。
其次,教师要有羞恶之心。
每次听到有关中国人在国外种种不文明的事迹时,我就在想这样的人在学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人的习惯的养成正如一个刺激的形成,需要很多次的强化才会最终确定下来。也许他们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与他周围的人群相比,他们的行为并不出众,但跟文明素养,家庭教养有明显差距的人一比,这种距离就明显了。也是在这时我总会想到学校里那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女生,每次听到同学、教师对她种种行为的描述,联想起学校中流传的种种关于她的绯闻时,我总会疑惑,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甚至于很多次我都有一种冲动,很想跟她聊聊她的未来她的人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是处于自己的惰性,又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对话。
对于我们而言,有羞恶之心的教师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歉疚。在 吴非老师的书中提到年轻教师穿着高跟鞋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的场景,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师培训的场合,不合适宜的电话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有人举止大方地接起电话,我经常诧异这些人的勇气,毕竟可以置他人不满眼神于不顾的人是不多的,更何况是年轻人呢。
第三,教师要有辞让之心。
表现在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要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正如 吴非老师在文中所说的要大方。这不仅仅是从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角度而言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的投入工作。每次进入学校,我都会主动跟门卫师傅打招呼,去食堂的路上,跟遇到的老师和学生一一问好,在食堂里我总忘不了在接过早饭的同时说声谢谢!,到了办公室我总会跟打扫卫生的阿姨聊聊他儿子的学习近况。我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这样做可以让每天的工作变得更有人情味:双休日我有快递时门卫师傅会用自己的电话卡给我打电话,食堂的阿姨会悄悄地告诉我今天什么早餐更好吃,打扫卫生的阿姨总忘不了问问我家孩子带得怎样。
另外对待学生也要平等尊重。我时常看到有些教师自己两手空空的走回办公室,而让学生替他拿东西,也时常看到有些学生为了给老师拿点东西,而在他们不熟悉的行政楼的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走,上课铃响时飞奔回教学楼,碰见这样的学生我时常会附上一句,慢慢走,迟到不要紧的,小心摔跤。我想这些老师可能也是有各种原因,或是因为身体状况,或是因为旅途遥远,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年轻老师而言,千万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想到我第一次坐在办公室里,对来交作业的课代表说谢谢时,她是如何的不知所措,我想我们真应该对学生多说几句谢谢。
最后,教师要有是非之心。
学校是辨明是非,追求真理的地方,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真善美,知道对与错的标准。与其教授学生大量若干年后对他作用不大的知识,还不如让他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每每看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狭隘,我总有一种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感觉,不为别的,只因为担心以后他们也可能遭遇的冷漠、自私、狭隘。
三、尊重教育常识就要乐品生活之常态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我的老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想对年轻教师而言,不看看这本书,你也会后悔的。
第二篇:我的读书生活从教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认识到教育教学中,书本是我们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教书的生活是清贫的,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我无法跟他人一样享受到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我学会了读书中获得最大的享受。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收获很大、感触良多。通过读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我进一步知道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2.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3.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4.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这些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书中还提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同时,布鲁纳把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态度及基本方法作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因为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而且还要重视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本长的科学的原则。用认识论者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学,这就是说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灵巧的钥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既要正视自己之短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读书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读书更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第三篇:我的读书生活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何詐麻说:阅读是为了追求真理。余秋雨说: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造。巴丹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不管谁怎麽说,都是在强调阅读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作为靠知识吃饭的教书人,首先更应该是个读书人。我谈不上是个合格的读书人,但我努力在朝读书人的方向努力前行着,因为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浅薄,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在向读书人成长的路上,我也在努力和我身边的人相互搀扶前行。
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在为我们解惑;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使我的心灵受到激荡,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随意与从容,突然间我觉得以前的随意是一种逃避,以前的从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运用了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们凝练、隽永的文字和独到教育的阐释给我深深的启迪,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和教育观。
除了教育专著,我也喜爱一些名家的小说、散文、诗歌,如《山楂树之恋》、《文化苦旅》、《繁星春水》等等。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我会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默默地品味。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渐渐地我进入书的世界,一天工作的疲劳和一些生活琐事的烦恼便顿消大半。此时,我便拥有了一份绝美的愉悦心情。
我坚信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人。读书是我们拥有思想的最佳途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指出:人类的精神高峰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跨过去。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开始精神成长,因为上一代的精神是没有办法被我们这一代人复制的,只有阅读,人类的智慧保留在阅读的经典当中,人的物质财富是可以保留在这个国家的,就像我们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永远保留在那里,但是,精神文化遗产需要每一代人的对话、学习,才能不断获得,这是永无止境的精神长城。一个有思想、有精神的民族必然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犹太民族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说实话,我并非是阅读的忠实坚持者。因为,在平时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找到很多理由作为不阅读的借口,比如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太大,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家庭生活负担,工作很辛苦,而且我们用现在掌握的知识来教学生也基本能绰绰有余了,还有我们也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记忆力也减退了,等等。然而,我仍是教师阅读计划的积极拥护者。因为,我以我十年来间断性的阅读经历体验到了阅读对一名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是不容小觑的。
虽然我们教师的舞台是狭小和平凡的,但教育工作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我们绝不能让思想和精神被限制和固定,我们要保持思想、精神的独立与创新,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思考、践行,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征途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攀登、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