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原话为: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没有必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启示这句话引申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都做得不够好,就不能要求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一定要有宽容之心,用宽容心去和世界进行沟通,才会给自己少树立敌人。否则,会四面树敌,人生路越走越窄。
从处理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当有用处。比如,老板给甲乙两名员工布置了相同的任务,甲因为综合能力要远远超过乙,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乙没有完成。这时,不管是老板还是甲员工,都不能去训斥,甚至挖苦乙员工。
因为乙员工本身跟甲员工没有处在同一个级别上,如同让一个小学生跟一名大学生比赛谁的力气大,显然是不公平的。
有多大的力气就拉多大的车,作为老板或甲员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那样只会让旁人笑话你的智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怕的是不能相互理解而产生隔阂,那样会助长消极情绪产生,继而影响团结,最终会把事情弄僵。有智慧的人,往往知人善用,懂得如何发掘和调动每个人的优势,让其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论语》简介《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